“希望孩子提早在8月底前出生。”“早出生几天,上学早一年呢,孩子就可以早一年成才了。”“能不能提前剖腹产?”……随着中小学生的开学临近,育儿论坛上有关“开学”的讨论最近也火热起来,很多论坛上都出现了准妈妈们上述焦急的询问声。
记者昨日采访发现,一些预产期原本在9月初的准妈妈们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提早一年入学,纷纷要求在8月底剖腹产。从本月25日起,本市各大妇产科医院的床位一直很紧张,部分医院的数据显示,因“社会因素”剖腹产的孕妇比例高达80%。
“我可不想让孩子成为班里年龄最大的,一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一位准被剖腹产的妈妈这样说。(东方早报8/28/2009)
在网上读到这则新闻,我有点目瞪口呆,觉得不可思议。想起不久前SHBH上大家还在热烈的讨论要不要让孩子故意晚读一年,让他/她成为班里的大哥大/大姐大,更成熟一些,能更有自信……我以为这已经是一个趋势了,虽然我并不赞成那种一刀切的做法,把十月,十一月份的孩子都故意延迟一年, 还是因人而异为好,但是却不知道这种有意延后的做法只是在西方盛行而已……直到读到这则新闻才知道,东方和西方的爸爸妈妈们有着大相径庭的想法和理念,而这种差别是如此之大,是我当初始料未及的……从这些爸爸妈妈们让孩子提前出生的行为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对于孩子未来的深深的焦虑…...以及国内的爸爸妈妈们对于养孩子成功的近乎曲解的定义……
在中国,是以孩子进入大学作为父母培养孩子的终点,好像是能以越小的年纪进入大学,这孩子就越聪明,父母就越成功……养孩子似乎就是一场竞赛,谁的孩子能早一点触及大学校门的线,谁就越成功,所以才会有“我可不想让孩子成为班里年龄最大的,一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 的这种奇怪的理论!别说老美不能理解,连我这样受了一点西方文化影响,而骨子里还是很中国的人,也不能理解……我多想去和那些爸爸妈妈说,养孩子不是竞赛!那只是人生旅途中的别有乐趣的一段,我们负责给孩子们提供有利于生长的环境,所谓的有苗不愁长,有阳光,有雨露,有肥料,他们都会成长,况且大学也不是人生的终点,那最多只能是一个重要的驿站,早一点,晚一年到达那儿有那么重要吗?谁都会笑话那个在拔苗助长的农夫,却不知道,那些自以为爱孩子,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的爸爸妈妈们,才真正的在拔苗助长!那个农夫的苗死了,他还可以换一茬,而孩子如果被拔得太厉害了,生理上,心理上出现了什么异常,那才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我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这些人毕竟离我太远了,远到我只是感慨一番,而无须去指责和批评,也不会去试着説服他们,让他们改变想法和做法。但是周末和我妈通电话时,她说的一件事,却让我有点如鲠在喉,有点不知所措了…….
我弟他们终于在多年的盼望中,盼来了一个大胖小子。这个大胖小子出生是重达9磅多,这是曹家的三代单传的命根子啊,全家人都非常开心,孩子的妈妈(我的弟妹)也是一个非常喜欢孩子,爱孩子的人,虽然有公公婆婆(我爸妈)帮忙,她还是亲力亲为,每天把孩子照顾的周周到到,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好妈妈。而我的爸妈呢,帮我带过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健康,活泼,可爱,所以周围的人都夸我妈会带孩子。在大家的夸奖声中,在对子女的一视同仁的观念下,在对孙子的自然而然的宠爱中,老妈雄心勃勃,准备使出浑身解数,大展拳脚将孙子带得更好!这下好了,大家都要抢一个宝贝……老妈还算知趣,每天能抱一会儿就知足了,因为孩子毕竟是妈妈的孩子……那天孩子他妈去看牙医,将孩子留家里了,老妈高兴地带着4个月大的孙子努力地逗他玩,叫他翻身,抬头,这儿看看,那儿瞧瞧,说说话,小朋友也很配合,开开心心……结果孩子的妈回来不太高兴了,说,“妈,你不能老跟他瞎玩!”……一句话让我妈呆在那儿……这四个月的孩子,不是瞎玩,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原来,我那爱子心切的弟妹,已经给这个4个月的小毛头制定了培养计划,每天都要做功课的,念念书,听听音乐,还要闪闪字卡,认认数字,字母,当然还要游泳,按摩……每天安排得满满的……
老妈向我诉苦,4个月的孩子认什么字?
我无语。
我能体会到孩子他妈对孩子的殷殷的厚望,能了解她对于中国激烈竞争的焦虑,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下,在那些“天才儿童”的榜样的激励下,在那些刘亦婷之流的妈妈们的成功经验的感召下,从零岁开始,就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种所谓的“智力开发” ……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和弟妹讨论这件事……我知道她会以美国和中国不一样来回答我,因为在中国大家都是这样做的,爸爸妈妈们也许并不想这样做,但是学校就是这样来要求孩子的,国家也是这样来筛选所谓的优秀学子的,再加上媒体的炒作,就像是无形的指挥棒,你不跟从都不行了……好像养孩子就只剩下“开发智力”这一项了,这是一个多么狭义的“教育”!但是作为普通的老百姓,又能怎么样呢?
美国的教育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弊端,但是它的教育的涵义毕竟宽广得多……
此篇文章纯属发发感慨罢了。
美国学校怎么教孩子进行民主选举?
8 years ago
15 comments:
你弟妹初为人母, 年轻气盛, 又是一个大胖小子, 三代单传, 在中国那样的环境下, 有这样那样不切实际的想法很正常, 脱离环境的影响, 大概要考岁月的积累和理想与现实的砰撞.
非常能体会你的感受。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很庆幸:幸好我们不是在中国生养孩子。。。
在香港,是以12月底为分界线。9月1日必须满2岁/5岁8个月才能上幼稚园/小学。我家老大是1月份的,只能去做大哥大。老二的预产期是1月11日,而且我也可能剖腹产,还真的可以约在1月1日之前生,让他可以早一年入学。
念头一闪而过,还是顺其自然,看到时候的情况和医生的安排。其实大家都说,男孩子成熟晚,晚一年上学更好。
还好我们家这个三代单传的大胖(hopefully)小子是老二,他娘亲早就过了那个充满不切实际幻想的阶段。
完全可以想象你妈妈的错愕,空有一身绝世武功无处施展啊!
> 东方和西方的爸爸妈妈们有着大相径庭的想法和理念,
这个我太能体会了...
我自己以经很西方化,所以听到这些更是目瞪口呆..I start to think that maybe I am not spending enough time or thoughts on my son's education.
I do agree with you 100%.
Love to read your writings!
印度人的制度大概比较随意,该什么时间生就什么时间生,生完了再改个生日就好了。据说这是为什么五月“生”的特别多。
前几天在楼下带豆豆玩,遇到一个两岁多的小女孩。她爷爷看我在给几个孩子读画书,就很得意地叫这个女孩念。她居然认得“警察”二字。爷爷自豪地说,她已经认得四百多字了。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中国就是有这么多的人,不要说是想成为人上人,就是想长大了有个生存空间,都不能不吃这苦中苦。这是中美最根本的不同。
我虽然也不赞成中国的教育思路和制度,不能想象这样的系统下可以造就什么样的新一代,但我相信很多人都在试图改善这样的制度,只是很难,而且改成美国的风格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以前是象你这样感慨的时候多,现在是同情的时候多。
XQ
是我不了解国情吗?怎么觉得没有那么严重只是初为人母的一厢情愿而已。我们这不也是这个班那个班的。老美不是也是这个club那个club的。告诉你妈妈她们那个也是瞎玩就安慰了。。。
四个月字卡我也想过啊,好像shufang还做过呢。
唯一这里面没有想到的就是游泳了。。。。
我婆婆常说,年轻人想做的事情就是潮流,总有对的地方:)
其实我觉得中国的人多只能是一个原因而已,有时候甚至是一个借口!重要的是那种观念和文化以及选人才的制度在作祟!
郎咸平曾说过中国现在的社会的一个弱点就是“浮躁,急功近利”!这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教育上,就是实施的"授人以鱼”, 因为这可以很快的见到结果,看见每个孩子手中都有”鱼“, 就皆大欢喜了!考试也是看学生手上有多少鱼,而不是看学生会不会钓鱼!
其实我也同情国内的父母和孩子!只是在想,平凡如我,能做一些什么?
这倒是真的,初为人母,都会对孩子寄予无限的期望,然后在理想与现实的砰撞中,慢慢调整自己的理想和期望:)
美国也是有很多的幼儿班,但总的感觉是在美国的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要平和一些,也在推,但还是要要理智一些.....而且除了学业,还重视孩子的情绪,在推学习的同时,还要给孩子们找很多乐子不是?
感觉呢,存在必有它的道理,其实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有个好的未来,只是教育理念有些不同罢了。
无论中美,现在的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这无可厚非,妈妈们也是跟着孩子一起成长而更成熟的。国内现在有关教育理念的书也越来越多,不翻过一些,也不都是那些所谓早教,使劲推如何成功的,也有不少的理念和美国有相似之处。只是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像我们这边的很多做法在美国其它地方也不认同。
只能庆幸我们的孩子生长的环境更宽松一些,不过总觉得现在的孩子不管在哪里都比我们那里年代累,呵呵。
AAmom
我怎么一点也不庆幸阿,现在这个globalized的地球,我们这些现在看着轻松的孩子将来会面对怎样的竞争。 周末看新闻还说中国来的留学生(under) 人数连续4年呈上涨趋势。。。。
可怕的是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也被同化了,上次回国,我姐的朋友的儿子6岁混血儿,会3,4国语言,还上很多课外课,恐怖呀,都不敢带我家的落后生回去受刺激了。
有件小事,记忆犹新。去年9月,豆豆去一家普通的幼儿园上中班。开家长会时,我看到班上挂了很多中国字。会后,我问班主任,是不是这些中国字都要认识。班主任30岁左右,回答是,我们会教认字,但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识字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让他们对汉字有兴趣,学会认字的一些方法。
看了一些新浪上老师们的博客,觉得大家的很多理念是在改变的。但问题是体制不是一下可以改变的,或者说不是一下可以改对改好的。
怎么说呢,其实我和你的很多观点是相同的,但当我真的生活在这里,天天看到听到感受到这个庞然大物在改革变更的过程中经历着的痛和彷徨,自己的感慨也变得更复杂一些罢了。
我以为很多早教的理念是来自国外的。听音乐可以开发大脑;多和小宝宝说话,念故事,可以帮助他们学说话;甚至各种宝宝体操,帮助他们锻炼身体等等。只是正如你所说,国外的家长的目的多半是为了孩子的快乐成长,很单纯自然;而中国家长就辛苦多了,即想快乐成长,又想在当今的制度下可以出人头地。
这次回来,给豆豆找幼儿园,去了三家。每个的幼教观念都和美国很相似,老师的观点也以快乐成长和娱乐中学习为主。如果你去了,我想你也会喜欢的。可是很多中国家长的困惑在于,这样的幼儿园很难和小学接轨。
留个小测验,你们知道什么是“蒙班”吗?不许百度的哦!
XQ
哈,这个问不倒我,我的孩子可是在国内念过幼儿园的,所以还是略知一二的。蒙班,就是monterssori啦!
我还看过一个主推蒙校的校长孙瑞雪写的《爱与自由》那本书,就是宣扬蒙校理念的:)
在北京这些大城市,其实和国外还是挺接轨的。因为现在毕竟是通讯发达,还有很多海归,将这些理念带回了国,所以才有那么多新型的美式的幼儿园!但这些幼儿园还很昂贵,一般的工薪阶级还上不起!:-(
如果哪天一般的幼儿园都是这样,那中国的教育就真的改变了!
我也知道要进行教育改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会耐心等待 :)
Post a Comment